深海底矿藏大致上可分为三大类:锰团块、热液矿床、钴壳。
(1)锰团块
锰团块又叫锰结核、锰矿球,是以锰为主的多金属结核。它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水深2000~6000m处的洋底表层,以太平洋蕴藏量最多,估计为1.7万亿吨,占全世界蕴藏量约3万亿吨的一半多。结核形态千变万化,多为球状、椭圆状、扁平状及各种连生体。结核大小不一,绝大部分为30~70mm,平均直径为80mm,最大的可达1000mm。锰结核一般赋存于0°~5°的洋底平原中。
(2)热液矿床
热水矿床含有丰富的金、银、铜、锡、铁、铅、锌等,由于它是火山性的金属硫化物,故又被称为“重金属泥”。它是由于地下岩浆沿海底地壳裂缝渗到地层深处,把岩浆中的盐类和金属溶解,变成含矿溶液,然后受地层深处高温高压作用喷到海底,使得深海。处泥土含有丰富的多种金属。通常深海处温度较低,由于岩浆的高温,使得这些地方温度达到50℃,故称为热水矿床。热水矿床和锰团块不一样,系堆积在2000~3000m中等深度的海底,所以开采比较容易。
(3)钴壳
钴壳是覆盖在海岭中部厚几厘米的一层壳,钴壳中含钴约为1.0%,为锰团块中的几倍。它分布在1000~2000m水深处,因此更加容易开采。据调查,仅在夏威夷各岛的经济水域内,便蕴藏着近1000万吨的钴壳。钴壳中除含钴外,还有约0.5%的镍、0.06%的铜和24.7%的锰,另外还含有大量的铁,其经济价值约为锰团块的3倍多。
免责声明: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为了传递信息,我们转载部分内容,尊重原作者的版权。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,并非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